
體育播報10月13日宣 10月10日U22國足3-1逆轉泰國U22隊,《東方體育日報》撰文表示,U22國足本場首發(fā)幾乎全替補,換上主力后逆轉。
從首發(fā)陣容可以看出安東尼奧的用心良苦,門將不是踢預選賽時的主力李昊,于金永此次也沒入選,安東尼奧派上的是三號門將霍深坪。另外,和劉浩帆搭檔中衛(wèi)的不是吾米提江和彭嘯,而是首次入選的浙江隊小將張璦暉,兩名邊后衛(wèi)賀一然和玄智健都來自亞泰。中場派上木塔力甫、希爾扎提、毛偉杰和李新翔,前鋒線則是劉誠宇以及李漠雨。
和上個月的預選賽相比,這個陣容幾乎就是全替補。迷惑對手的用意之外,安東尼奧必然也想考察新人。而且為了能有更好的考察效果,安東尼奧的安排也別具匠心,比如說用了兩名長春的邊后衛(wèi),兩名浙江的中后衛(wèi)加門將,俱樂部形成的相互默契可以幫助新人更快適應國家隊的節(jié)奏。
畢竟首發(fā)了太多新人,相互之間的默契不如之前的預選賽,所以讓泰國隊先進一球。不過,當安東尼奧換上王鈺棟、蒯紀聞、拜合拉木和楊皓宇等預選賽時的主力隊員之后,中國隊迅速連入三球而反敗為勝。這樣一場勝利,給球隊帶來的信心和激勵毋庸置疑。
雖然U20國青很遺憾地折戟于年初的亞青賽,但繼續(xù)重點培養(yǎng)這些奧運適齡球員依然是足協(xié)內(nèi)部的共識。畢竟,這支隊伍在明年有征戰(zhàn)U23亞洲杯以及亞運會的兩大重任,成績是一方面,作為未來國足的雛形,這支隊伍的成長和壯大也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國足無緣世界杯之后“幾近解散”的當下。
從預選賽來看,作為安東尼奧昔日的舊將,2003-2004年齡段的球員在中后場的比重很大,而2005-2006年齡段以王鈺棟、蒯紀聞、毛偉杰、朱鵬宇為代表的U20隊員在攻擊線占了大半壁江山。此次又加入了劉誠宇,他和王鈺棟、蒯紀聞組成的前場三叉戟在亞青賽上的攻擊力有目共睹。除此之外,對內(nèi)還有楊皓宇和李新翔這兩名沒有踢亞青賽的2005年齡段球員,新加入的李漠雨也是2005年出生。
從年齡段來看,如此人員配置就像是“后場求穩(wěn),前場犀利”,從實際表現(xiàn)來看也有類似感覺。同澳大利亞的預選賽,532陣型中的“5和3”,U22隊員占了六個,這一安排讓澳大利亞的進攻幾乎全被瓦解,前場的王鈺棟又讓他們不敢持續(xù)大舉進攻。
本場同泰國的熱身賽,當王鈺棟、蒯紀聞、楊皓宇、朱鵬宇等U20前場隊員被派上場之后,中國隊迅速贏回了場上主動,蒯紀聞和楊皓宇打進兩球逆轉比分,最后拜合拉木將比分鎖定為3-1,為他助攻的是王鈺棟,此前蒯紀聞的進球也源自他左路的犀利突破后傳中造成的機會。
雖然看似前后場“分割”成兩個年齡段陣營,但并不違和。隨著賀一然、楊希和玄智健在后場的加入,前場在眾多新人加入的同時依然保留沖擊力強的拜合拉木,而楊皓宇和徐彬在后腰位置的組合接踵而至。這種磨合會讓“分割”消融于無形之中,繼而帶來“融合”,讓球隊成為真正的整體。
此次集訓期,包括和泰國的第二場比賽之后,球隊會在11月份踢一次針對性強的“四國賽”,然后到12月再集結,為明年1月份的亞洲杯做最后的“融合”。